品牌 | 其他品牌 | 冷凝温度 | -60℃ |
---|---|---|---|
捕水能力 | 6kg/h | 真空度 | 1pa |
冻干面积 | 0.18m2 | 价格区间 | 2万-3万 |
仪器类型 | 普通搁板型 | 适用范围 | 实验室 |
产地类别 | 国产 | 应用领域 | 环保,食品/农产品,生物产业,制药/生物制药,综合 |
触摸屏操作面板 | 记录保存冻干数据和曲线 | 真空泵 | 标配一台国产真空泵 |
物料盘 | 可搭载4-6块不锈钢盘 |
生物制品冻干粉真空冻干机1.8L实验小试配泵详细介绍:
LGJ-18立式普通型真空冻干机,配有4块或6块不锈钢物料盘,冻干面积是0.18~0.27平方,采用进口品牌压缩机,具备压缩机二次启动延时保护功能,采用液晶触摸屏控制,可清晰显示并记录样品温度、冷阱温度、运行时间和生成冻干曲线。可用在生物制品(如疫苗、抗体、细胞制剂、酶制剂等)的研发与生产中,真空冻干机是主要设备之一。其主要价值在于在低温、真空环境下去除制品中的水分,同时大程度保留生物活性、延长储存周期,并解决液态生物制品易失活、难运输的痛点。冻干后的样品,复溶性好,水分通过“升华"(冰直接变为水蒸气)去除,避免液态水对生物制品结构的破坏;冻干后制品呈疏松多孔的“海绵状"结构,遇水后可快速复溶,且复溶后成分均匀,无沉淀或分层。
生物制品冻干粉真空冻干机1.8L实验小试配泵功能与配置说明:
配备液晶触摸屏操作界面,界面可清晰显示并记录真空度、样品温度、冷阱温度、运行时间等冻干数据及冻干曲线,同时设有制冷机开关、真空泵开关等功能图标,操作直观便捷。
具备真空泵启动温度设置功能,仅当冷阱温度低于设定值时,真空泵才会启动,以此避免水汽进入真空泵内部导致泵体腐蚀或泵油乳化,保障真空系统稳定运行。
标配制冷系统:采用进口品牌压缩机,具备压缩机二次启动延时保护功能,不仅能有效延长压缩机使用寿命,还可确保制冷性能稳定且制冷速度快。
采用工业嵌入式操作系统,支持大容量数据存储,能长期保存样品温度、冷阱温度、运行时间、真空度等冻干过程中的所有数据。
标配真空系统:标配1台国产真空泵,抽气速率可达2L/S或4L/S,能够快速实现高真空度。
可选配冷阱配置:可选配冷阱温度为-80℃的型号,采用双机复叠式制冷技术,能够满足低共晶点物料的冷冻干燥需求。
冷阱具备样品预冻功能,可替代低温冰箱对物料预先冷冻,并能收集升华过程中产生的水分,捕水能力可达4kg/24h或6kg/24h。
智能控制与数据存储:搭载智能数据记录功能,可实时记录并储存样品温度、冷阱温度、运行时间、真空度等关键参数形成的冻干曲线,后期可在设备屏幕上直接查询浏览相关数据。
数据管理功能:配有通讯接口可下载冻干数据,将设备以EXCEL表格格式与电脑连接后,即可完成数据的浏览与打印操作。
支持选配充气阀,可向设备内充入干燥的惰性气体,满足特定物料的冻干环境需求。
真空泵接口采用国际标准KF快接口,可与多种品牌真空泵配套使用,也可根据需求选配进口真空泵。
冷阱预冻捕水功能:标配冷阱温度可达到-60℃,一方面可对样品进行预先冷冻,确保样品中的水分全部凝结成冰晶,为后续开启真空泵进行升华操作提供便利;
标配1套透明冻干罩,采用亚克力材质制作,具备耐腐蚀、防碎裂的特性,便于操作人员实时观察样品状态和冻干效果;
主要配置清单:包含立式主机一台、真空泵一台、不锈钢物料盘4块、透明冻干罩一套、物料干燥架一套、保温盖一套、真空连接管道一套。
冷阱与透明干燥室通过法兰和橡胶圈进行密封连接,可有效防止漏气,保障设备内部真空度稳定。
LGJ-18立式普通型真空冻干机技术指标:
冻干面积:0.18m²
每次可装入样品量:1.8L(以厚度10mm计)
物料盘:4块,直径240mm,不锈钢材质
冷阱温度:≤-60℃(标配),可选配≤-80℃
捕水量:6kg/24H
真空度:≤1Pa(空载)
抽气速率:4L/S
物料盘间距:70mm
整机功率:1100W
外形尺寸:560×560×980mm
重量:88kg
电源:AC220V 50HZ
整机运行噪音:≤55dB
质保期:主机免费质保一年
生物制品真空冻干机的标准冻干流程:
针对生物制品的特性,冻干流程需严格控制温度、真空度、时间等参数,核心分为预冻、升华干燥(一次干燥)、解析干燥(二次干燥)三个阶段,部分场景还需增加“压盖密封"环节:
1.阶段1:预冻(核心目标:将制品中的水分全部冻结为冰晶,避免升华时出现“喷瓶")
操作步骤:
将装有生物制品的容器(如西林瓶、离心管)放入冻干机的物料盘,置于冷阱(或搁板)上;
启动制冷系统,将搁板温度降至制品共晶点以下5℃~10℃(共晶点是制品中水分全部冻结的低温度,生物制品通常为-20℃~-40℃,需提前通过实验测定);
保持该温度2~4小时(根据制品体积调整),确保制品内部水分冻结为细小冰晶(冰晶越细小,后续升华速度越快,制品结构越疏松)。
关键注意事项:若预冻温度未低于共晶点,或保温时间不足,制品中会残留液态水,后续真空环境下液态水会快速沸腾“喷瓶",导致制品损失或结构破坏。
2.阶段2:升华干燥(一次干燥,核心目标:去除制品中90%以上的“自由水")
操作步骤:
预冻完成后,启动真空系统,将冻干舱内的真空度降至10~50Pa(高真空环境可降低冰晶的升华温度,避免冰晶融化);
缓慢升高搁板温度(通常以0.5℃2℃/h的速率升至0℃20℃),利用“搁板与制品的温度差"提供升华所需的热量;
制品中的冰晶在真空下直接升华为水蒸气,被冷阱(温度降至-60℃~-80℃)捕获,凝结为固态冰;
持续该过程8~24小时(根据制品含水量、体积调整),直至制品中的自由水基本去除,制品形态稳定(不再收缩或塌陷)。
关键注意事项:升温速率需严格控制,若升温过快,制品内部冰晶升华速度超过水蒸气扩散速度,会导致制品内部形成“气阻",引发结构塌陷,影响复溶性。
3.阶段3:解析干燥(二次干燥,核心目标:去除制品中残留的“结合水")
操作步骤:
升华干燥完成后,继续维持高真空度,将搁板温度升至25℃~40℃(根据制品耐热性调整,如酶制剂通常不超过30℃);
利用高温破坏制品中“水分与生物大分子的结合力",使结合水(吸附在蛋白质、多糖表面的水分)解析为水蒸气,被冷阱捕获;
持续该过程4~12小时,直至制品水分含量降至1%~5%(生物制品的安全含水量范围)。
关键注意事项:解析干燥的温度需低于制品的“变性温度",避免高温导致活性成分失活;水分含量需严格控制,若残留水分过高,制品易吸潮、结块,缩短保质期。
4.可选阶段:压盖密封(针对需长期真空储存的制品)
若为压盖型冻干机,解析干燥完成后,在维持冻干舱真空状态下,启动压盖装置,将西林瓶的胶塞压入瓶口,实现“真空密封";
密封后破真空、取出制品,可直接避光、冷藏储存,无需担心后续接触空气导致吸潮或氧化(如冻干疫苗、冻干抗体药均采用此方式)。